
6月16日,由廣州私募基金協會指導,中泰證券廣東分公司主辦,股市廣播、投資快報協辦的“把握市場脈搏·預見投資基遇”大灣區財富私享會活動在廣州圓滿舉行。廣州私募基金協會秘書長劉秋華,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副總編輯、股市廣播總監潘曉霞,南方財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孔令才,中泰證券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苑強出席活動。本次活動云集精英,高朋滿座,私募報名家數168家,現場參會機構超150家,現場參會人數300余人,在線參會人數達到6萬余人,氣氛格外活躍。
在活動開幕儀式上,中泰證券托管部總經理助理史恒及中泰證券金融科技委員會XTP業務賦能團隊吳雪晨、麥俊豪分別分享了私募機構的托管外包、XTP業務以及實戰經驗,亮點紛呈。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分享了中國經濟面臨二次轉型該如何突破發表主題演講。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表演講)
李迅雷在演講中表示,資本市場服務新經濟的能力提升,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從中長期而言,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利好市場長期發展,券商將持續收益。全面注冊制既是過去四年注冊制試點的“收官",也是未來新制度建設開啟的“起點”。從五方面來看,全面注冊制之后,相關制度改革將更為體系性推進。首先,完善發行承銷制度,能夠約束非理性定價;第二,改進交易制度,將優化融資融券和轉融通機制;第三,注冊制可完善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第四,注冊制可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暢通多元退出渠道;最后,加快投資端改革,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
李迅雷在采訪中表示,中國經濟正經歷轉型。傳統模式的優勢在慢慢削弱,新的動能在慢慢增強。但由于傳統產業的比重較大,而目前新動能所帶來的產業體量有所不足,這導致了經濟在轉型過程當中存在缺口,而這個缺口導致經濟出現下行的壓力。
就下半年而言,盡管恢復性消費已經出現,但擴張性消費整體略有欠缺。因此,我們要多管齊下。因為宏觀經濟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整體。
對于廣東而言,要打造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對這種“卡脖子”的領域、存在短板的領域,要盡可能補上。廣東本身有一定的優勢,基礎也非常好,但需要進一步提升。這并非要求所有的產業都要覆蓋,而是要有所側重。比如,比亞迪在全球和國內汽車市場的份額正在不斷上升。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講,比亞迪是“鏈長”,其業務增長也將利好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華為也是類似的情況。因此,今后廣東仍需繼續努力建立一個自主可控的產業鏈。
總體來看,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會進一步回升。對于廣東來說,這應該也是一個轉型和發展的重要機遇期。
李迅雷指出,我國的資本市場屬于新興市場,其估值結構還不是特別合理,所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就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這就形成了一批“中特估”概念股,即價值被低估的板塊,比如央企、大市值的公司等。
市場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都喜歡炒短、炒小、炒概念、炒題材、炒朦朧。因此,需要從兩方面改變這一趨勢。首先,要對大藍籌的估值有一個相對合理的提升。其次,“中特估”還有一個提升估值的邏輯,就是價值創造。當前國家提升了央企在產業鏈當中的重要性,這可能意味著央企的機會將越來越多,因此應通過價值創造來再度提高其估值水平。
“中特估”不是短期的東西,不是簡單地從價值發現到價值實現,未來可能還有一個價值創造與重估的過程。
除央企之外,地方國企、民企未來也有估值提升的機會。我們提出“兩個毫不動搖”,民企里也有一大批優秀的企業。這些企業將來會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優,市場份額也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因此,“中特估”并不是局限于央企或大市值公司,在今后可能是一個長期的不斷修復的過程。
在主旨演講結束后,活動還設置了兩個分會場——財富閉門研討會,主講嘉賓分別有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中泰證券金融科技委員會主任何波、中泰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資經理唐軍,閉門會上私募機構踴躍提問,現場情緒高漲。

(參會嘉賓合影)
本次活動旨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內私募基金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平臺,與優秀私募基金共同打造互利互贏的新局面,共同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